加纳

加纳经济

所属:非洲

加纳劳务咨询

加纳出国劳务

加纳出国打工

加纳出国就业

加纳出国留学

加纳出国劳务频道提供近期加纳出国劳务信息,想要去加纳打工的工友可以在此查询到近期加纳招聘、招工等出国劳务信息。
加纳经济
  • 【经济】以农业为主。矿产品、可可和木材为三大支柱产业。1983年开始推行以建立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,并取得明显成效。1994年被联合国取消最不发达国家称谓。上世纪90年代末期,由于国际市场黄金、可可价格下跌等外部因素的冲击,加经济陷入困境,财政赤字剧增,货币塞地大幅贬值。2002年加入“重债穷国倡议”。2004年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认达到重债穷国经济完成点,开始获西方国家大幅减债。2007年,加发现石油资源,探明储量约12亿桶,2010年底实现商业开采。按世界银行标准,加自2010年起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。

    加宏观经济基本保持稳定。2008年以来,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油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,经济发展陷入困境,米尔斯政府上台后采取一系列稳定经济政策,加之加创汇支柱产品黄金和可可产销两旺,油气资源实现商业开采等利好因素,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这对加信心回暖,直接投资呈较快增长趋势。2011年,加GDP增长率达13.6%,成为非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。马哈马出任总统后基本延续米尔斯政府各项经济政策,加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。西方和周边国家航空公司纷纷增开至加纳航线,加作为西非交通及物流枢纽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,经济发展前景看好。

   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:372.39亿美元

  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:1500美元

  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:7.1%

    货币名称:塞地(cedi, GHS)

    通货膨胀率:8.8%

    汇率:1美元=1.93塞地

    (经济季评2013年3月数据)

    【资源】矿产资源丰富,主要矿物储量:黄金约17.5亿盎司,1994年已探明储量3167.20万盎司;钻石约1亿克拉,1994年已探明储量872.85万克拉,居世界第四位;铝矾土约4亿吨,1994年已探明储量1891.19万吨;锰4900万吨,1994年探明储量489.17万吨,居世界第三位。此外还有石灰石、铁矿、红柱石、石英砂和高岭土等。2011年底,加北部省发现储量巨大的铁矿。2007年6月,加政府宣布在西部省西海角三点地带发现丰富的轻质原油资源,初步探明储量为12亿桶,于2010年年底实现商业产油。2012年原油产量2635万桶。

    【工矿业】工业基础薄弱,原料依赖进口。近年来,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有所上升。2012年工业增长率为7%,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.6%,为第二大经济部门。黄金、石油开采等采矿业近年成为最有活力的部门,近年来产值年均增长59.8%,自2000年来,矿业收入是加外汇主要来源,占其外汇收入年均比例38%。2011年,黄金产量达292.4万盎司,出口创汇近46亿美元,同比增长28%。铝矾土矿产量持续扩大,同比增长30%,达47万吨。2011年制造业和建筑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.7%和9.2%,分别增长13%和20%。制造业主要有木材和可可加工、纺织、水泥、食品、服装、皮制品、酿酒和碾米等。有3家钢铁厂,主要以废钢铁为原料生产钢筋,年产量12万吨,可满足加市场需求。为保护本国纺织业,2005年7月政府采取征收惩罚性关税等措施限制纺织品进口。

    【农业】农业是加经济的基础,2011年,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.6%。2012年农业增长率为2.6%。农业人口约1063万,占全国总人口的56.2%。可耕地731万公顷,利用率为30%。可灌溉土地11万公顷,但灌溉面积仅占7.5%。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北部,种植面积约250万公顷,主要作物为玉米、薯类、高粱、大米、小米等,产量不稳,正常年景可基本满足国内需要。可可为主要经济作物,种植于北部省以南所有省份,是传统出口产品。上世纪20至70年代曾居世界之首,2009年产量达71.1万吨,仅次于科特迪瓦居世界第二位。2012年1月至7月可可出口创汇达18亿美元。其他经济作物有油棕、橡胶、棉花、花生、甘蔗、烟草等。近年来,非传统农业出口商品有较大幅度增长,2009年达12亿美元。

    【林业】木材出口有近百年历史,森林覆盖率曾占国土面积的34%。由于缺乏保护和管理,森林覆盖率逐年递减,根据2007年统计,森林面积为5.29万公顷。主要用材林在西南部,面积为8.2万平方公里。有树木360种,可出口的约40多种。为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出口附加值,政府规定每年只砍伐1/40的森林,从1996年起禁止原木出口,改为出口木材制成品和高附加值产品。2004年林业增长21.7%,木材出口创汇2.117亿美元,此后呈逐年下降趋势。2012年林牧业负增长18%。

    【渔业】渔业资源丰富,分为海上渔业、潟湖渔业和内河渔业。海上渔业居主导地位,但捕鱼设备简陋,渔船燃料短缺,阻碍了渔业发展。50万人从事渔业生产,年均捕鱼量约为40万吨,年需求量为72万吨,仍有32万吨需要进口解决。金枪鱼和虾类为主要出口产品。2009年捕鱼总量为38.9万吨,收入占农业收入总额的12.4%,同比增长4.9%。2005年通过金枪鱼制品出口创汇1亿美元,成为加纳出口创汇第四大产业。2012年渔业增长2.3%

    【旅游业】加为非洲十大旅游国之一。政府重视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,大力发展旅游业。目前,旅游业已成为增速最快的产业,超过木材成为黄金、可可后的第三大创汇产业。游客主要来自美国、英国、德国及荷兰,主要旅游点有阿布里植物园、阿科松博、库马西文化中心、海岸角、埃尔米纳奴隶堡及金矿带等。2010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93万人次,收入约18.75亿美元。

    【交通运输】以公路为主。近年来政府重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,资金投入占发展总支出的近50%。

    公路:占全国总货运量的98%。2000年以来,政府不断加大该领域投入,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,2007年公路总长达6.3万公里,其中干路1.1万公里,支路4.2万公里,乡村公路近1万公里。路面保养及维护工作取得进展,较差路面比例从2000年的46%降至2006年的32%。

    铁路:总长1300公里。连接阿克拉、库马西和塔科腊迪。主要担负大批量出口商品,如锰、铝矾土、木材和可可的运输。近年来,加政府对部分铁路进行修复,2007年货运量达1.13亿吨。

    水运:主要有特马港和塔科腊迪港。特马港是非洲最大人造海港,2007吞吐量达873万吨,主要用于进口物资。塔科拉迪港2007年吞吐量约405万吨,主要用于出口物资。加纳还在沃尔特湖建造河港,开辟内河航运网,但港口和航运设施不完备。

    空运:加纳航空公司为加主要航空公司,近年来发展较快,与非洲大陆内外各航空公司结盟,希望成为非洲与其它地区往来的主要渠道。此外,加纳空军航空公司、穆克航空公司、麦福拉航空公司等3家公司也经营国内航线。首都阿克拉科托卡新国际机场于2004年启用,年旅客运送量约为12万人次,是西非地区重要航空站,共有近20条国际航线可以直飞欧洲、美国、南非和西非各国。塔科腊迪、库马西和塔马利等国内主要城市开设国内航班。

    【财政金融】90年代,加政府赤字负担沉重。2001年新爱国党政府上台后,通过宏观经济调控,减少政府开支,加强征税,财政赤字逐步减少,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8.5%降至2004年3.2%。2008年,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,政府财政赤字大幅攀升,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14.9%,米尔斯政府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后,加财政状况得到改善,外汇储备从2008年底的12亿美元增至2010年底的47亿美元。2012年加财政状况趋紧,财政赤字达86.49亿塞地,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12%,外债为132.38亿美元,外汇储备58.88亿美元。

    加共有23家银行及326家支行,央行加纳银行负责管理银行及其他金融部门。1989年,加纳政权交易所(GSE)成立,现有30家上市公司及2种债券。上市公司主要为制造、酿酒、银行、保险、矿业和石油行业。

    【对外贸易】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,但外贸长期逆差。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对外贸易逐年增长,外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%左右。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。长期以来近90%的外汇收入来自黄金、可可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,2009年黄金、可可出口收入分别为25.5亿美元和18.6亿美元。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、法国、荷兰、尼日利亚和中国。2012年外贸总额约为316亿美元,出口额约137亿美元,进口额约179亿美元。

    【外国援助】双边援助主要来自日本、美、德、英、法等国;多边援助主要来自世界银行、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。世界银行对加纳的首批贷款始于1962年,截至1996年共贷款约35亿美元。2002年加共获双边援助4.06亿美元,多边援助2.41亿美元。欧盟1997至2001年向加赠款2230万欧元,2003年达6810万欧元,2008年至2014年将向加提供约4.2亿欧元资金支持。2005年,加获赠款和贷款总额约12亿美元。2006年加获赠款与贷款总额14.16亿美元。2009年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向加提供5.32亿美元。2011年加获援助总额约10亿美元。2012年3月,世界银行拨款1亿美元资助加农业贸易。

    【人民生活】过去十余年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得到改善。贫困人口从1991年的52%下降至2005年的约33%,但减贫人口分布不均。政府职员、工人及其他公务员享有医疗、住房、交通等多种补贴及退休金和退休保险。目前全国约1/3人口生活贫困,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2/3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/3的赤贫者占总人口的7%。80%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。目前,全国共有国立医院4所,以及省级医院、卫生中心和诊所等近3000家,平均每1万人拥有一名医生。2000年后,政府大力发展国家健康保险计划,目前该计划已覆盖全国48%的人口。人口增长率约2.7%,人口平均寿命为58岁。2005年成人艾滋病感染率为2.9%。2006年婴儿死亡率约为11.1‰。平均每1000人拥有625台收音机,14部电话和39部移动电话。全国共有因特网用户17万。

     

    阅读: 78 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