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纳概况
2016-11-17 11:13 / 2782次浏览
加纳概况


国名 加纳共和国(The Republic of Ghana)。

面积 238,537平方公里。

人口 22,000,000(2005年)。全国有4个主要部族:阿肯(52.4%) 、莫西-达戈姆巴(15.8%)、埃维(11.9%)和加-阿丹格贝(7.8%)。官方语言为英语。讲阿肯语者占49%,莫勒-达戈巴尼语16%,埃维语13%,加-阿丹格贝语8%。法语和豪撒语为使用较多的外语。居民信仰基督教者占69%,伊斯兰教15.6%,传统宗教8.5%,其它宗教0.7%,无宗教信仰者6.2%

首都 阿克拉(Accra),人口约300万。


重要节日 3月6日(独立日)、7月1日(共和国日)

地理、气候 位于非洲西部、几内亚湾北岸,西邻科特迪瓦,北接布基纳法索,东毗多哥,南濒大西洋,海岸线长约562公里。沿海平原和西南部阿散蒂高原属热带雨林气候,沃尔特河谷和北部高原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。5~10月为雨季,11~4月为旱季。西南部平均年降雨量2180毫米,北部地区为1000毫米。全境终年高温,3~4月气温最高,为23-35℃,最高可达43℃;8~9月较凉爽,为22-27℃,最低15℃。

历史 古加纳王国建于公元3~4世纪,其版图在今天的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一带,10~11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。1471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加纳海岸,掠夺黄金、贩卖黑奴。1482年加沿海始称"黄金海岸"。1897年黄金海岸全境沦为英国殖民地。1957年3月6日,黄金海岸独立,改名加纳,原英国托管的"西多哥"并入加纳。1960年7月1日成立加纳共和国,仍留在英联邦内,首任总统为恩克鲁玛。1966年恩克鲁玛政府被推翻后,加政局曾长期动荡不安,军事政变不断,政权更迭频繁。1981年12月罗林斯政变上台后,奉行民族和解和经济复兴政策,政局较为稳定。1992年开始实行多党制,同年底罗及其领导的全国民主大会党分别赢得总统和议会选举,顺利实现由军政府向民选政府的过渡。1996年12月罗再次当选总统。2000年,库福尔领导的新爱国党选举获胜。2004年,库蝉联总统。2009年1月3日,米尔斯领导的全国民主大会党赢得全国大选,米当选总统.

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2年4月26日全民公决通过,1993年1月7日起生效。宪法规定:加纳是一个民主国家,致力于实现自由和公正,尊重基本人权、自由和尊严;总统是国家元首、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,任期4年,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;内阁由总统任命,议会批准;议会需在通过法案并得到总统同意后方可行使制宪权;司法独立,有解释、执行和强制执行法律的权利。

议会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,有立法和修改宪法的权利。议员经全国选举产生,任期4年。本届议会于2008年12月7日选举产生,议席共230个。其中全国民主大会党114席,新爱国党107席,人民全国大会党2席,人民大会党1席,独立人士4席,另有2席因选举纠纷进入司法程序,结果尚未宣布。

行政区划 全国共设10个省,即大阿克拉省(Greater Accra Region)、阿散蒂省(Ashanti Region)、布朗-阿哈福省(Brong-Ahafo Region)、中部省(Central Region)、东部省(Eastern Region)、沃尔特省(Volta Region)、西部省(Western Region)、上东部省(Upper East Region)、上西部省(Upper West Region)、北部省(Northern Region)。省下设有138个县。

司法机构 分为司法系统和公共法庭系统。司法系统包括最高法院、上诉法院、高等法院、巡回法院、速审法院、少年法庭、检察长办公室等。最高法院为终审法院,由首席法官和6名以上法官组成,首席大法官任院长。各级公共法庭是为了确保"人民参加司法程序",以最终实现司法民主化而于1982年建立的。全国公共法庭为终审法庭。此外,加纳还存在着传统法庭,由酋长根据习惯法处理当地民事纠纷。

政党 1992年5月加开放党禁后,形成罗林斯派、丹夸-布西亚派和恩克鲁玛派三大政党派系。现主要政党如下:
全国民主大会党( NATIONAL DEMOCRATIC CONGRESS ):执政党。全国主席:夸比纳·阿德杰 (KWABENA ADJEI)。总书记:约翰逊·阿塞杜·恩凯提亚 (JOHNSON ASEIDU NKETIA)。

新爱国党( New Patriotic Party ):最大的在野党。全国主席:麦克·马努 (Mac Manu)。总书记:那那·恩托 (Nana Ohene Ntow)。

此外,加还有大会人民党(Convention People’s Party)、人民全国大会党(People's National Convention)、全民党(Every Ghanaian Living Everywhere)、加纳民主共和党(Ghana Democratic Republican Party)、民主人民党(Democratic People's Party)、大联合人民党(Great Consolidated Popular Party)、加纳统一运动(United Ghana Movement)、全国改革党(National Reform Party)等政党。

资源 加纳自然资源丰富,主要有黄金、钻石、铝矾土、铁和锰等矿产资源以及渔业、森林和旅游资源。黄金储量估计为17.5亿盎司,已探明储量3167万盎司,约985吨。钻石储量估计为1亿克拉,已探明储量872万克拉。铝矾土储量估计为4亿吨,已探明储量1891万吨。铁矿储量估计为14亿吨。锰矿已探明储量4900万吨。此外还有石灰石、红柱石、石英砂和高岭土等矿产资源。加纳海岸线长约562公里,沃尔特河贯穿南北,渔业资源丰富。加森林覆盖面积约260万公顷,占国土面积的10%,有树木360多种,其中40多种可供出口。加为非洲十大旅游国之一,主要旅游点有阿布里植物园、阿科松博水坝、沃尔特湖、库马西文化中心、海岸角、埃尔米纳奴隶堡及金矿带等。

经济 加纳经济以农业为主,2007年对GDP的贡献率为34.7%。农业人口约占全国劳动人口的55%,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450万公顷,主要作物为玉米、薯类、高粱、大米和小米等,可基本满足国内需要。经济作物有可可、油棕、菠萝、大蕉、橡胶、棉花、花生、酪脂果等,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二。服务业系加国民经济第二大部门,近年来保持强劲发展势头,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,2007年对GDP的贡献率为30.5%。交通运输、仓储、通讯和旅游业等增速较快,其中旅游外汇收入接近10亿美元。2007年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6.1 %。出口产品主要有可可、黄金、铝、钻石、锰和木材等,农、渔和野生动物等非传统出口产品有较快增长。进口产品主要有石油、食品、工业原材料、机械设备等。

中加关系 1960年7月5日建交。1966年10月加军政府单方面与我断交。1972年2月复交。

聂荣臻副总理(1957),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长(1964),耿飚副总理(1978),黄华副总理兼外长(1981),李鹏副总理(1986),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(1992),全国人大副委员长、中华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(1996),唐家璇外长(1998),胡锦涛副主席(1999),吴仪国务委员(2000),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(2001),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(2002),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(2004),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连元(2004),对外友协副会长王运泽访加(2004)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(2005),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谢伯阳(2005),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王忠禹(2005),外交部部长助理李金章(2005)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(2006)、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·阿不都热西提(2007)、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(2007)、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(2007)、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徐振寰(2008)、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(2008)等先后访问加纳。

加纳总统恩克鲁玛(1961,1966),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特别顾问/总统安全事务顾问齐卡塔(1984/1997),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主席/总统罗林斯(1985/1995),部长委员会主席奥斌(1989),议长安南(1996),全国文化委员会主席兼国务委员阿欣(1996),外长贝霍(2000),副总统米尔斯(2000),总统顾问邦苏(2002),议长阿杰蒂(2002),新爱国党主席埃西库(2002),总统库福尔(2002),议会外委会主席奥克彻瑞(2003)国防部长阿多—库福尔(2003),通信部长坎-达帕阿(2005),议会中国小组主席弗里姆庞(2005),教育、青年与体育部长马阿福(2005),港口铁道部长阿库姆菲(2005),能源部长麦克—欧奎耶(2005)、外交部长阿库福-阿多(2006)、财政部长韦莱杜(2006)、阿散蒂王(2006)、总统库福尔(2006)、航空部长阿库福女士(2007)、国防部长达帕(2007)、副总统阿利乌(2008)、议长塞基-休斯(2008)、副外长耶博阿(2008)等先后访华。

出国劳务
出国劳务资讯